董承非被骂惨:才3个月,股神就变渣男了?
那就是兴全趋势的董承非。
仅仅三个月前,他因为提前降低了仓位做防守,在大跌中做到了“低回撤”而备受投资者认可和追捧;
结果没多久,因为没跟上反弹拿不到“高收益”,甚至同类垫底,又让他成为了市场的焦点。
(天天基金网截图)
董哥变“董贼”,基民们翻脸,比A股翻绿还快。
1 资产的不可能三角
从很多基金评论区可以看出,现在很多投资者,确实太浮躁了。
过去一年多的好行情,很多基民被市场上“顶流”的基金经理,给惯坏了。
光是上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
还必须涨得比别人多,跌得比别人少才行。
但是,市场上真有这样的基金吗?
我们拿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和董承非的兴全趋势,在
1)2月10号的高点~3月9号探底,
2)3月9号~至今,
两个时间段的表现做个比较:
刘彦春和葛兰的基金,在1阶段,回撤都高达26%,在2阶段,最高分别反弹了25.9%和35.6%;
而董承非在1阶段,回撤7.2%,在2阶段踩雷顺丰、美年的情况下,区间收益竟然是-2.1%。
我们可以看到:
一只基金,如果过分关注进攻,那么它短期就可能承受高波动和高回撤;
但太注意防守,那么它的短期的收益,也一定不会很好。
投资上有一个“资产的不可能三角”的概念:
是说资产有三个特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者此消彼长,不可能同时满足。
当我们追求高收益、高安全性时,资产的流动性一定不好。
为什么呢?
当一项资产满足前两项时,那必然会被很多人哄抢,推高价格;价格上涨,收益自然下降了。
过去20年,房子就属于这类资产。
当收益和流动性都很好时,那它的安全性必然很低。
牛市和暴雷的P2P就属于此类。
它们的高收益,是建立会不断有增量资金入场,推高价格(资金池)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危机,这个系统就会崩溃。
当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时,那它的收益性必然不高。
又安全又能随存随取,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都属于此类。
而这3个指标,并没有谁好谁坏之分。
虽然董承非近期的业绩表现不佳,但从2月10日以来,他其实还是略微跑赢刘彦春的。
2 基金也有“基本面”
我们买基金,自然也要从上面提到的收益、安全和流动性3个维度去考虑。
我们在挑选一只基金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我买它的理由是什么。
而主动型基金的灵魂,是它的基金经理。
挑选主动型基金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选人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这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持仓风格,和我们的性格、三观合不合;他的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是否满足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预期。
这一点,其实跟谈恋爱结婚很像。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往往会产生很多不满,而忽略了当初在一起的理由,你看上和欣赏对方的是哪一点。
投资也一样,一定也会有产生信任危机的时候。
涨得太多,你会开始担心基金经理有没有做好风控;回撤太多,你会担心对方廉颇老矣,自己当初看走了眼。
这种时刻,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的投资风格变了吗?他的选股逻辑,还跟过去一致吗?是基金团队出现问题了吗?
是基金规模变大,暴露了他的能力短板了吗?
如果这些问题,答案都是否,说明这只基金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坏,是可以继续持有的。
我也持有一些兴全趋势,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他开始忙着追热点,白酒追完追光伏,光伏追完追新能源;
那我一定毫不犹豫,卖出他的所有份额,因为我“投资”他的逻辑变了。
因为我买他,就是买他持仓分散的均衡风格,也相信他对仓位水平的把握。
但是他变了,这个信任基础,就不在了。
这个很好理解啊——打比方我招了个人给我做婚礼的策划,
他就应该好好去负责场地背景、人员调度、分镜脚本、流程设计;如果他把心思放在剪婚礼视频、平面后期上,那我一定把他马上请走了。
3 结语
最后。
基金界有一句话,送给持有兴全趋势的朋友们:
如果连续5年,进入前二分之一(正好是四分位评级“良好”),就可能进入前5%。
而老董,已经连续七年做到了这一点。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或违法,请及时通知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