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急需大片救市,海外新片表现平平,这个六月有些“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无念。

六月市场大盘,实在是太惨淡了。

截至目前,国内的月票房大盘刚刚突破17亿,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6%。 端午档三天假期的票房跌破近五年来历史新低,即便在15部新片同期上映的情况下,仍然只收获了4.6亿的票房,在排映场次上涨了15.4%创下纪录的情况下,档期内票房却比2019年端午档三天的7.8亿下降了40.76%。

不仅如此,今年本月到现在的单日票房也在屡探新低。两年前的2019年,整个六月,单日票房在五千万以下的只有一天,周末的平均票房更是达到了2.2亿元。然而今年截至现在,工作日票房几乎很少达到五千万以上的,平均维持在三四千万,甚至上周末两天的父亲节档期,单日票房均未破亿,可谓是拦腰式下跌。这一切都跟没有大片公映有很大关系。

▲ 左: 2019年六月大盘; 右: 2021年六月大盘

国内的情况尚且如此,那么国外呢?

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月初时,全球有74%的电影院已经恢复营业了,达到了去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 前五个月的全球票房已达到67亿美元,可见全球电影行业的复工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而好莱坞方面,电影市场也基本恢复正轨。继五月底中美同步上映的《寂静之地2》实现周末票房三连冠,成为疫情以来首部北美票房破亿的好莱坞电影后,已经上映了近三个月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北美票房也终于突破了一亿美元。尽管这一成绩有些姗姗来迟,但已经是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票房最佳的好莱坞影片了。

不过,虽然如此,无片可放的现象仍在持续。虽然今年三月份北美院线开始陆续复工,但很多大片仍然处在观望中或是干脆继续延期,导致影院依然承担着巨大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从《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票房走势就可以看出,都已经三个月了还在吃这部片子的老本,就算市场恢复趋向良好,也需要大片降临挽救票房增势瓶颈。

大片,还是大片。为什么大片的存在会如此重要呢?

内地市场:急需大片“救市”

冷档期的感觉又回来了,且形势更为严峻。

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曾多次聊到过冷档期的现象。在春节档余力基本发挥完全之后,整个三四月市场一度降至冰点。三四月份大盘均为25亿,这还是在有清明档的加持下。五月份,市场有了一个小幅提升,达到了48亿。没想到六月份,颓势继续来临,到现在甚至才刚刚16亿,比三四月份大盘还要低。

是我们的影院又没片子可以放了吗?倒也不然。

端午档15部新片齐开画拥挤程度可见一斑,但是档期内竟无一部影片破亿。 各家新片票房表现都比较平均,没有完全意义上的领跑者。反观同为三天小长假的清明档,报收8.21亿刷新纪录,其中《我的姐姐》和《哥斯拉大战金刚》两部影片加在一起贡献了6.77亿,占比超过82%。这还是在《哥斯拉大战金刚》已经开画一周且同时有流媒体资源上线的情况下,数据足以证明头部大片对于大盘带动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将近几年端午档的票房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就能发现这其中的问题所在。

从2015年到2019年五年间,端午档的票房冠军一直都是由进口片占据,且无一例外都是好莱坞大片。 这其中,除了《X战警:黑凤凰》由于口碑不佳,未能形成长线的票房积累,导致最终成绩平平,其他几部的票房均达到了10亿+的体量。

不仅如此, 在大片的领跑下,往往也能顺势带领档期内的第二名实现比较好的走势。 比如,2015年、2018年这两年的端午档第二名都是国产片,但最终票房成绩也都还不错。2015年的《杀破狼2》,有比较强的类型熟悉,打斗精彩情节连贯,在IP的基础上收获了比较好的口碑,最终票房也比较喜人。2018年的《猛虫过江》,虽然口碑并不理想,但是凭借“小沈阳首执导筒”的卖点,以及喜剧类型的标签,同样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成绩。

而在2019年,端午档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局面,《X战警:黑凤凰》和《哥斯拉2:怪兽之王》两部进口大片共同占据了大盘的近50%,而国产青春片《最好的我们》和港产动作片《追龙2》同样不甘示弱,两部影片在一起也贡献了近40%的档期票房。这样的例子都足以证明,大片对于重要档期来说,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而今年呢?作为好莱坞顶级大片的种子选手,曾被寄予厚望的《速度与激情9》提前北美一个月登陆内地市场,然而却并没有实现该系列曾经的辉煌,口碑和票房纷纷跳水,情况惨烈。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仅有5.5,淘票票评分7.5,猫眼评分7.6,而票房仅有14亿。这个成绩虽然已经是今年的进口片票房冠军了,但相较于该系列的过往成绩以及影片在上映前的业内预测来看,远算不上优秀。

可以说《速度与激情9》的哑火直接导致了整个六月市场的低迷。毕竟, 如果连超级体量的好莱坞大片都不再能吸引观众们的兴趣,想要靠后面那些中小体量的影片来撬动大盘,无疑是天方夜谭。

事实也的确如此。《速激9》之后,再也没有这种体量的大片来领跑市场了。无论是《寂静之地2》,还是《黑白魔女库伊拉》,抑或是《比得兔2:逃跑计划》,这些影片最多只能算是市场多元类型的填补,很难依靠单部影片实现大盘的助推。而考虑到接下来整个七八月的献礼月,整个暑期档恐怕只有等到八月下旬才能看到好莱坞大片的身影,而国产大片又都迟迟不肯定档。今年的暑期档,会成为近年来“最冷”暑期档吗?

海外市场:新片表现平平

中国市场这个月不太好过,那么国外呢?

月初的时候, 《寂静之地2》北美首周末票房大爆, 3天累计超过4800万美元,并超越《哥斯拉大战金刚》首周末的3220万美元, 创下疫情期间首周末新高。 而本片全球的首周末票房达到了7000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票房贡献最大。尽管这部影片从体量上来看并不大,但是对于盘活市场注入能量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和《寂静之地2》同天上映的 《黑白魔女库伊拉》, 虽然同步上线流媒体平台对于影片的票房收割势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整体院线表现也算中规中矩。北美首周末票房突破2100万美元,次周末跌幅不到一半,直到现在,影片的北美票房已经累计突破6500万美元,并且 最终票房已轻松超过《寻龙传说》 ,成为迪士尼疫情时期最卖座的电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在北美上映十天后内地开画,上映首日票房仅1100万元,但凭借强劲的口碑发酵和长线放映,目前已成功破亿。

另一部恐怖类型的影片《招魂3》同样在6月4日同步登陆了实体影院和流媒体。本片仍然由温子仁担任编剧和制片人,“招魂夫妇”继续回归出演,在恐怖片特定的类型属性以及强大的系列IP加持下,影片成功打败《寂静之地2》登顶首周末票房冠军,全球票房目前也已突破一亿美元。

而六月第二个周末,《比得兔2》《身在高地》等片上映,不过这两部影片都没有获得预期的票房,都只是突破1000万美元。其中,《比得兔2》是内地同步上映,尽管在端午档期内获得了第二名,但是后续稍显乏力,至今票房刚过一亿,全球票房也尚未突破一亿美元。而歌舞片《身在高地》虽然口碑不错,但票房走势不太乐观,上映第二周跌幅高达64%,全球票房刚过2000万美元,回本已几乎无望。

6月16日上线的新片《杀手妻子的保镖》是《王牌保镖》的续集。影片由前作原班人马回归,并且继续保持了R级的分类,口碑尚可。一般来说这类影片拥有不错的稳固受众,目前影片以1167万美元登顶首周末票房,全球票房突破了2300万。但是考虑到影片投资成本的加大,目前是否能回本前景尚不明朗,得看影片是否会和前作一样登陆内地市场。

再来看看日本和韩国。

四月下旬,《浪客剑心最终章 人诛篇》登陆日本影院,截止本月20日,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38.4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2亿元;而下部曲《浪客剑心最终章 追忆篇》则于本月初登陆影院,同样收获了14.9亿日元票房,相当于人民币8700万。而上周末,《杀手寓言 第二章》在周末两天收获票房2.33亿日元,成功登顶榜单冠军。至于上周末票房榜单的前十名里,只有一部《寂静之地2》是非日本片,排在第六名。

韩国和日本不同。日本的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倚赖本土影片的支撑,进口片对于票房的撼动能力比较有限,即便在疫情的当下,本土片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然而韩国片的票房榜却多为好莱坞影片的身影。仅从六月第三周的票房数据来看,前十名里除了刚刚上画的《女高怪谈重启:母校》是本土电影以外,排在第五,剩下的九位无一例外是进口片。前四名均为好莱坞影片,第一名仍然是《寂静之地2》。

总之, 大体看来,整个六月的全球电影票房仍处在平稳增长的范围内,但新片的表现只能说是相对平平。 可以说全球市场都在等待大片的拯救,而这里所说的大片,当然不是指《寂静之地2》《库伊拉》《比得兔2》这样的影片。尽管从进口片的角度来看,它们对市场的补充以及大盘的增量而言,意义重大;但是从根本上要维持大盘的底量来看,这些影片还远达不到大片的体量。

目前,整个好莱坞市场都在等待6月25日《速激9》的降临,期待这样一部头部大片进一步盘活北美以及全球市场。而国内市场,《中国医生》也宣布将于7月9日公映。最终成效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大片是市场的强心针和助推剂

我们已经多次谈到过大片的重要性了。

尽管随着观众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多元发展的不断完善,好莱坞的这种大片轰炸,确实是会对人造成审美疲劳的。但是,就算再套路,市场还是不能没有大片。

这次的《速度与激情9》,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算是“大片翻车”的案例。映前被寄予了20亿的市场厚望,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但即便是这样,这样一部大体量影片对于市场的抬升作用,仍然不是一般影片能与之匹敌的。毕竟, 将近14亿的票房,不仅是今年迄今为止进口片的票房冠军,更占据了整个五月票房大盘的1/4。

票房不会说谎,影片5月21日登陆内地院线。光是零点场票房就已经超过了5800万,其中IMAX版本的零点场票房也是自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之后表现最好的,排在历史第四。上映首日,票房达到3.18亿,首周票房就达到了8.78亿,光这一部影片的成绩就已经快赶上两个端午档票房了。虽然随着影片口碑的释出,后续票房增长乏力,但这也充分证明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至少初始增量仍是很可观的。

此前,大片“救市”的案例也有很多,虽然不见得每次都很凑效,但至少, 大片本身的存在对于整个市场就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

去年疫情刚刚好转那会,影院重新复工,由于没有新片定档,因此安排了一批好莱坞经典大片重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影片纷纷上场助力影院复工。这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七天票房破两亿,再次印证了经典大片在国内的票房号召力和极高人气。而且从票房也能看出,《盗梦空间》重映首日便登顶当日票房榜冠军,连续五天获得票房日冠,这些都足见国内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喜爱。

影院复工一个月后,《八佰》肩负起了“救市”重任。 在影片大范围点映期间,单日票房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上映首日更是直接拿下1.4亿票房。之后票房节节攀升,引发热议。最终影片的票房成功突破30亿,甚至一度成为全球年度票房冠军。可以说在疫情的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能够迅速复工,并且保证单日大盘连续11天突破一亿元,《八佰》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恰好证明了市场和观众们对于大片和新片的渴求。

同样的,今年三月中上旬,春节档余力基本发挥完全,单日大盘也开始连续多日降至5000万以下,市场需要注入新的能量。3月12日, 《阿凡达》重映,首映当天就夺得了票房日冠,首周末两天票房均突破五千万,连续14天保持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 最终影片重映票房达到了3.7亿,不仅让总票房累计突破17亿,也让市场平稳过渡到三月末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公映。

上面这些例子都证明了大片对于市场大盘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看, 大片不仅是市场的强心针,更是助推剂。 冷档期时,大片的出现不仅可以挽救市场颓势,给市场注入信心和活力,也能确保市场基本盘。而那些热门档期时,大片的存在无疑更是锦上添花,一方面可以给本就热闹的市场再添一把火,助推大盘上涨;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第二梯队乃至中小体量的影片,实现全面繁荣。

更别说,从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仅需要大片,更应当支持大片的拍摄和制作。张艺谋的《英雄》让华语片进入商业大片的时代,《阿凡达》的首次公映更是引领了3D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影院生态的持续建设。可以说 大片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象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且,观众们也需要大片,毕竟我们尚处在一个视觉影像的时代,想必没有人会对眼花缭乱的视觉奇幻说不。

转眼间,2021的上半年就要过去了。进入七月,暑期档拉开序幕,电影市场也需要尽快火热起来。考虑到献礼月的特殊属性,目前仅靠已经官宣的这几部华语新片以及动画片带动大盘,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更多真正的8亿+、10亿+,乃至15亿+的大体量新片入局“救市”。

而反观目前的好莱坞,已经快要恢复到疫情前的七成了。整个七八月,随着《黑寡妇》《密室逃生2》《空中大灌篮2》《蛇眼》《丛林奇航》《X特遣队:全员集结》《失控玩家》等新片的强势登陆,暑期档势必又将是一番火爆场景。而内地观众想要看到这些影片,究竟又还要等多久呢?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或违法,请及时通知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想不到会有人会打赏,言语也许对你并不重要,但我还是谢谢你。"
给庄里学社打赏
内地急需大片救市,海外新片表现平平,这个六月有些“冷”
扫码支持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2
5
10
20
50
自定义
支付宝
微信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打开QQ钱包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好料号卡,正规运营商大流量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