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抢到的手机华为Mate 40 Pro+评测,来自一位准大学生



说在前面


高考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这台陶瓷白的Mate 40 Pro+

用了小一个月之后,来简单谈谈我对这台虚空神机的看法。本篇不涉及其他任何品牌,并请所有品牌的不理智粉丝绕道。


其实从时间上来说,我更应该购买P50 Pro+,毕竟往年P系列都是二三月份发布,尽管综合实力未必强于半年前的Mate系列,但强在影像方面,这也是我尤为看重的。但今年情况特殊,从3月拖延至6月,P50系列仍未发布。鉴于今年Mate 40 Pro+的影像实力也尤为突出,本着早买早享受的原则,我向家长提出了购买MPP的请求。


尽管MPP价格高企,阻碍各位酷友拥有它的最大因素我想其实是缺货。同样,在等待P50发布的同时,其实我们家一直没有放弃MPP的抢购活动,只不过前期从未进入抢购界面按钮就灰了,后来进入了排队界面但每次都失之交臂,眼见得我高考已经结束却只能用三颗凑数镜头的nova 8(这台手机是朋友半价出给我的),家长几经周折,最后请远在深圳的同事在华为线下全球旗舰店当场购买了Mate 40 Pro+ 8+256陶瓷白。说来也巧,当天那家店恰好刚刚到货。若干天之后,这台虚空神机到了我手上。



外观&细节


之前我去线下试过Mate 40系列的所有机型,但从未摸过甚至见过Pro+,这也是我第一眼见到这款机型。拿到手机先不开机,必须先欣赏一下它的后盖[列文虎克]



温润如玉的陶瓷后盖,纯洁白皙的釉色,熠熠生辉的金色LEICA和HUAWEI字样,整齐有序排布的五颗镜头,都向世人低调地宣告:这是Mate 40系列的旗舰。





翻到正面……


我个人对屏幕形态并不感兴趣,不管是刘海、挖孔、升降全面屏还是华为祖传“高辨识度”挖槽,我都能接受,直面屏、双曲面、四曲面或瀑布屏亦如此。但是刚刚放下nova 8的中置挖孔曲面屏,切换到这个挖槽瀑布屏仍然有些落差感,不得不感叹nova 8真好看




nova在颜值方面一直拿捏得死死的

不过这个挖槽的功能性以及这块三星屏的优秀观感,完全足以弥补上述的落差感。

关于挖槽的具体作用,B站上有很多视频详细地讲解了,在此按下不表,我只谈实际体验:注视不息屏和智能息屏显示真的很实用,把我的眼神拿捏得死死的;悬停亮屏和手握截屏也是我高频使用的功能,其他的功能就乏善可陈。尤其是智感支付,从来没成功过,而且每次试验店员看我的眼神都像是劝我增增智慧。

经体验店的Find X3 Pro鉴定8G的Pro+也是三星屏无误。实际上我对屏幕素质的感知也不是很强烈,凑近看确实感觉它比nova 8的delta排列屏幕清楚得多,亮度更高,开启高刷之后拖影也不明显。不过种种这些优点,暂时没有出现网上说的从Mate 40 Pro+换到nova 8就想砸手机的冲动。至于大曲率带来的绿边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偏向蓝绿色而不是很扎眼的周冬雨绿色。

此外我在平时使用时保持关闭屏幕左右扩展显示,实际上将大曲率区域关闭形成正常手机的黑边,这样手机从正面看就是四边等宽的微曲面屏幕,更符合我的口味。但是华为并没有提供全局关闭的设定,在桌面及所有华为自带程序中仍然是祖传瀑布屏形态,多少缺乏一点连贯性。




手机顶部分别是麦克风、红外发射器和扬声器,底部是卡槽、Type-C接口和扬声器麦克风。实体音量键的回归要给好评,只是受到瀑布屏的影响这个按键比较靠后,相比普通手机略难着力。四个边框共有7个天线注塑断点。至于整机的手感,本身是挺贴合手掌的,8.8mm的厚度也控制得相当好,就是太重了。230g,带壳贴膜妥妥过半斤,有多次我放下手机之后手臂感到酸疼,这时候就要拿nova 8缓解一下。


不过贵为Mate 40系列的真旗舰,它的做工没有达到我对华为旗舰的期望。星环中的白色贴片,似乎出现了左低右高的情况,多么优美的对称设计,徕卡字居然有些歪,不知道你们在图片里能否看出来。据其他Pro+用户反映,黄色字样还会磨损脱落,我在上手第一时间用指甲划过,确实能感受到这些字样是覆盖在陶瓷之上的,有一些起伏感。暂时我的所有字样都还健在。


怎么看怎么歪

另一处令我非常不满的是,陶瓷和金属中框中间出现了一个黑点,这是不是所谓的溢胶?后盖和中框的接缝也不甚均匀,有的地方密接,但有的地方又能卡一张纸进去,看来Pro+也存在赶工的情况


就这个黑点

影像


影像一直是历代华为旗舰的重头戏。


滚 珠 轴 承

回到后盖,按照顺时针顺序,星环里分别是双色温闪光灯、12MP的3倍长焦镜头(实际焦距为2.5倍约69mm,带OIS),20MP自由曲面超广角镜头(14mm),ToF镜头,IMX700主摄像头(默认27mm,实际可以拉到0.8倍23mm,带OIS),10倍潜望镜(5次光路折射,实际9.1倍约247mm,带OIS)。


图源华为官方

尽管4颗成像的镜头相互之间距离都比较远,但是只要被摄物体离机身有一定距离,切换镜头时并不会有很大的跳跃。此外,麒麟9000的调校风格偏向真实,镜头之间的成像风格也趋向一致,这使得切换镜头变得不那么可感知。



作为我目前的主力机,我对MPP寄予厚望,但有些地方我必须首先和大家吐槽:

1. 3倍长焦焦距和主摄差距过小(23mm&69mm),以至于在主摄与长焦临界点不论有无激发长焦镜头画质都不差。

既然IMX700本身素质过硬,长焦应该与主摄的数码变焦拉开距离,而不是让本身是3倍的镜头进一步下探至2.5倍。

2. 因为第一条槽点,3倍镜头承担了2.5-9倍的所有成像,实际上这颗“短长焦”镜头到了5倍以上就有些力不从心,而这恰好到了Mate 40 Pro以及其他潜望镜机型最擅长的领域。也就是说,Pro+的焦段并不能碾压Pro,有需求的建议Pro和Pro+一起买。

3. 存在偏色问题。尤其是在拍摄电子显示屏时,有多次将红色识别成黄色。


其实是大红色

4. 虽然有ToF镜头加持,但是四颗镜头的对焦能力却参差不齐。超广角和主镜头最让我放心,指哪打哪;但是两颗长焦镜头却时而虚焦,让人心里没谱,必须手动点一下对焦才能确保对上。


彩车…我的彩车…虚了…

5. 超长焦镜头由于光路折射多次,当被摄物体存在光源时会出现散射,这种情况在环境偏暗的时候更加明显。


赛博朋克示宽灯

6. 超长焦镜头稳定性不佳,只有15倍以上才有“超级防抖”效果,难以给予拍摄者信心。


留意“321区域

7. 在某些大光比场景下,超长焦镜头有过曝的倾向。


太亮了

至于优点,也有很多。自由曲面视角够广,画质也强于绝大多数手机的超广角镜头,从此以后评价广角镜头可以画质、视角两手抓。



主摄更是强无敌,即便现在有面积更大的传感器出现,它的成像素质也不落下风。OIS的加入,让拍摄者更加敢于随手按下快门。



第一颗长焦镜头据说是当前参数最好看的3倍镜头,画质相比P30的80mm长焦可谓跃升。


这张其实有点逆光

10倍超长焦镜头,我原本以为不太实用,但它却成为我最喜爱的镜头。四颗镜头里它的成像风格最鲜艳,当其它三颗镜头都偏向真实的画风时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能力。



它在拍摄舞台时有拔群的能力,居然是一颗优秀的人像镜头。不过话说回来,人像摄影三要素,没有一条和器材有关的,美女好看就完事


人像摄影三要素,____,____和____

好像踩的比吹的多...总体来说,MPP的这套影像系统确实是机圈最强,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华为借更换系统的契机顺手优化一下老旗舰的影像实力。

视频录制方面,我懂的不是很多,听说录像是华为的一贯弱点,不过我只用过华为,所以相较于前任机型,MPP肯定是有提升的啦。


系统&体验



当前最新版系统

到手之后,因为之前在nova 8公测时早已体验过鸿蒙系统的流畅,所以我没有在EMUI停留太久便升级了Harmony OS。

在Mate 40上的HMOS才是完全体,成熟度和稳定性都比在nova 8上高得多。8G内存稍许有些不够用,常常出现杀后台的情况,并未有余总在发布会上所称不杀后台的强大后台管理能力。不过余大嘴吹过的牛最后都实现了,说不定以后就不杀了呢。

我换了一套免费的图标包,整个系统突然变得非常灵动,说明此前EMUI的槽点集中体现在老气横秋的图标上。



我不擅长评判一套系统的好坏,我只会说,HMOS是很令我满意的系统,非常省心。不过毕竟是新系统,bug比EMUI还是多一些的。还有一个奇怪的缩水,就是双扬声器声音莫名变小,50%以下可以视作静音。听说是华为听取了原神用户的意见,如果真是如此,我只能说华为欠缺考虑了。


新系统仍有一些优化空间,主要是功耗控制。刚到手的那一版HMOS功耗起飞,只是基础的操作、浏览都使整个机身保持高温,甚至需要一天三充,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很劝退了。


好在更新了128版本之后,功耗控制得略为合理,像我这种不打游戏的用户除了拍照、充电和高温天的被动加热,其实很少碰到机身高温的情况。相比P50 4G将要搭载的处理器,麒麟9000称为冰麒麟可谓实至名归。



不过谈及充电,Mate 40 Pro+令我失望。使用66W华为苏坡恰鸡,原装充电头进行快充,还很难达到“每天早上刷牙洗脸就能充满”,如果非要拟定一个生活场景,那得是闹钟一响就开始充电,然后自己去刷牙洗脸吃早饭换衣服,临要出门之前拔电,或许可以满足一天的中度使用。

像我这样一路走走拍拍的,就需要在中午饭的时候找个华为线下店临时回血了。亮屏快充?对不起,无法提供,还会造成高温。我使用P30的初代22.5W苏坡恰鸡,在最终充满速度上并不比66W慢很多。

由于采用单电芯,这种症状似乎只能通过进一步加大瓦数解决?嗯,说的就是友商刚发布的100W。

续航方面只能说差强人意,显著逊于麒麟990机型。新机带给我的续航焦虑,远胜过前任P30、Mate 10,我想大部分使用Mate 40 Pro及以上的朋友至少需要一天两充。


送大家一个奇怪的bug


后记


拥有了新机,总要买个壳膜啥的吧……我先后购买了酷安的PP壳和液态硅胶壳,开模还是比较准确的,做工也符合其价格。


酷安硅胶壳

至于膜,我首先尝试了大米评测家的UV膜,但自己手残导致直接报废一张膜、两管胶水和全部工具包。

无奈,我花158去华为服务中心贴了一张UV膜(实际上也是第三方的膜,不过贴膜过程中应该使用了机器)。

使用观感非常好,虽然没有覆盖全部侧边,但是从正面看是一块完整的屏幕,也兼顾了手感,但是须知膜本身也是一块玻璃,我的两条侧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划痕,要爱惜!UV膜不愧是曲面膜终极解决方案。就是有点小贵……

买配件这事真上头。在购买MPP的壳膜之后,我又陆陆续续购买了Mate 10的壳膜、华为手环6、matepad 11等配件,目前还心仪的是50W无限苏坡恰鸡和66W苏坡恰鸡充电宝,但确实是没钱了,毕竟家境贫寒...




配 件

好了,四千字的Mate 40 Pro+测评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次换机再会


送上5部我用过的手机合影







P30也升级HMOS辣


内容来自:酷安@是袁同学不是铭总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或违法,请及时通知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想不到会有人会打赏,言语也许对你并不重要,但我还是谢谢你。"
给庄里学社打赏
最难抢到的手机华为Mate 40 Pro+评测,来自一位准大学生
扫码支持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2
5
10
20
50
自定义
支付宝
微信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打开QQ钱包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好料号卡,正规运营商大流量号卡